第九百零六章 奉武军使臣在钦察(1 / 2)
四月二十一,江南池州城
“杀啊!为了徐侯爷,兄弟们给我上!”
“杀光城中这些叛军,侯爷会厚赏我们的!”
“徐侯爷有令,第一个杀进池州城的赏金一百两!”
······················
······················
在一片喊杀声中无数的镇南军将士,在已方火炮和箭失的掩护下,扛着云梯,推着冲车,攻城锤等攻城器械,向着面前的池州城发起了勐攻。
而池州城中江南将士们也是不甘示弱,他们依托着城池也是用火器弓箭,滚石檑木等一众武器坚决抵抗着镇南军的攻击。
站在后方的瞭望塔上徐兆杰看着面前的战况脸色阴沉似水,他算到了奉武军财政紧张入不敷出,叶明盛根本无力两线开战让驻扎在康阴的奉武军第一师渡江进攻寿春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被他认为是水货的陆云,竟然是一位善战智将,在这池州城把战事拖到了今天。
在一个多月前奉武军攻克了晋阳,着手清剿了平阳之敌的时候,徐兆杰也是在江南发动了新一轮的攻击。
攻击一开始很顺利,徐兆杰率镇南军主力声势浩大的前去攻击陆云所镇守的兰溪县,陆云不敢和镇南军野战只能是稳妥起见退守县城
而见到徐兆杰率主力倾巢而出赤山府十分空虚,江南军大将甘胜也是如徐兆杰所预想的那样,率部直奔赤山府想着给徐兆杰来上一招趁虚而入·························
甘胜此举计划十分好若是夺回了赤山府,徐兆杰麾下的镇南军就会成为无根的浮萍,会彻底陷入到江南军的包围绞杀当中。
然而奈何负责守卫镇南军将领梁威,在徐兆杰的指点下早有准备将赤山府守的跟一个铁桶阵一样,甘胜率部一连勐攻了三天也无法越雷池一步。
就在甘胜打算继续攻打赤山府的时候,徐兆杰却是率部轻装简从从兰溪县,一路狂奔回到了赤山府。
作为江南军的老将甘胜其实一直也在防着徐兆杰杀了一个回马枪,但是徐兆杰所部的奔袭速度太快了,甘胜毫无防备之下被打了一个措不及防。
此战包括甘胜本人在内两万五千江南军被杀了七千人,另外八千人被镇南军俘虏,只有数千逃兵溃不成军的逃回了池州城。
完成了这样一个大胜后,徐兆杰志得意满下也是想要趁热打铁一举那下池州,池州在江南虽然是一个大城市,城中常驻人口近三十万人,但是徐兆杰更看重他的地理位置。
池州距离江南省治临安只有两百里,只要攻下了池州徐兆杰便可以直接威胁陆建朝,到那时他就可以尝试和陆建朝谈判·························
徐兆杰虽然很想要一口气直接拿下江南,这样他就有了继续和叶明盛战斗下去的本钱,但是他也很清楚,江南作为大周经济作为富裕的地区,对他来说体量太大,他很难一口气吃下去。
所以徐兆杰便是想着步步为营,先打下一块地盘逼迫陆建朝跟他和谈,然后消化胜利果实步步蚕食江南。
徐兆杰的算盘打的也很精,但就像甘胜没有想到徐兆杰会从兰溪县奔袭过来一样,徐兆杰也没有想到陆云,竟然会率部来到了池州,稳住了池州的局面。
本来因为甘胜战死在了赤山府下,他所镇守的池州城群龙无首,徐兆杰以为能够砍怪切菜般拿下池州城,但是随着陆云的出现,池州城便是成了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挡在了徐兆杰通往胜利的道路上!
镇南军的战斗力虽然强于江南军,但是双方兵力相当江南军又是守城的一方,还在火器方面得到了奉武军部分火器技术,所以尽管徐兆杰为了攻克池州城,可以说是手段尽出竭尽全力,但直到今天还是被挡在池州城外不得寸进························
眼看着奉武军已经攻克了平阳,逼的洛安朝廷的天下兵马大元帅杨崇庆自裁谢罪,而自己迟迟见不到胜利的曙光。
徐兆杰心中便是十分的烦躁,他知道洛安朝廷比他预想的还要拉跨,奉武军最快可能在半年之后就会彻底解决掉洛安朝廷。
到了那个时候在没有任何力量可以牵制奉武军,他将面对生死仇敌叶明盛麾下数十万的虎贲精锐!
,他麾下的镇南军虽然也有占据府县数十带甲之士数万人人,但是和现如今兵强马壮占据大周半壁江山的奉武军相比较,就显得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徐兆杰也知道他只有吞并江南这一条路,可是眼下他连一个池州都打不下来,又何谈去吞并整个江南呢?
在徐兆杰目光的注视下,进攻池州城的镇南军再次被江南军所击破,见此徐兆杰脸色不由更是阴沉起来。
就在他琢磨着杀几个人警告全军不要贪生怕死的时候,参将胡云忠却是快步走了过来道:
“侯爷,陆建朝在临安又是集结了三万江南军,由江南军大将高诚统帅正在向池州方向赶来!”
听到这个消息徐兆杰心中顿时一惊,明白自己最担心的事情之一终究还是发生了!
陆云在池州的坚守给陆建朝争取到了缓冲的时间,让陆建朝现在缓了过来现在他开始调动整个江南的资源来围剿自己了!
想到这里徐兆杰尽管心中十分憋屈,但是却也无可奈何,他知道自己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了,而过去了就是过去了,现在自己若是继续强攻池州,事情就将会变的得不偿失!
沉默了半盏茶的时间,徐兆杰吐了一口浊气,低沉着声音向身边人命令道:
“传令下去,全军撤回赤山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