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不合理”内容的解释(1 / 2)
最近评论区有部分读者认为文中某些内容不合理,在这里统一解释一下。
1、有读者问:“军装和正步有什么用?”
答:统一的着装能够起到识别敌我和增加士兵归属感的作用,也能起到整肃军容和震慑敌军的作用,古今中外凡是有条件的正规军鲜有不统一着装的,古斯塔夫二世军改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统一军队的颜色与着装。文中也说过,刚征来的民兵穿得破破烂烂的的,指挥着一群邋邋遢遢的人去打仗太影响士气了。
踢正步能够加强士兵的纪律性和集体行动的协调性,不要说古代军队踢正步不现实,踢正步和社会水平与教育水平并不挂钩,基因也没突变,现代人能伸直腿往前踢,古代人也能,从古代军队过渡到近代军队总得有人作出第一步改革,不需要非得等着异界土著先发明出来,然后主角才亦步亦趋地去模仿。
2、有读者说:“中世纪那帮农夫没有归属感,你这军装白扯,都没有长时间的思想教育怎么可能有归属感,你以为我军的指导员是干什么的?”
答:作者不明白能否培养出归属感和时代有什么关系,都是一样的会思考、有感情的人,对于供自己吃喝的人或组织产生某种依赖、与同一组织内朝夕相处的伙伴产生感情是很正常的,只要古人有着基本的道德观和起码的感恩之心,不需要靠先进思想的长期教育就能产生归属感。
3、有读者说:“10人班30人排一点都不实际。”
答:类似班排这样的小规模编制,自古以来一直存在,以古代中国为例,《周礼》上说“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两千年前的奴隶社会就这么搞了,主角出于习惯换一个贴近现代的名字,以避免以后火器普及后改来改去的麻烦。
另外这里的班排编制只是为了便于管理,在后装枪甚至栓动步枪发明之前,主角的军队作战时至少以一个连(100多人)的单位进行行动,不过清理残敌时就另说了。
4、有读者说:“老式青铜炮用6个炮弹你多说打死打伤120人,有400强盗冲到你农兵面前你就可以全灭啦。”
答:文中没有说过青铜炮能仅凭6个炮弹打死打伤120人,如果指的是收复富兰港那一战,这位读者可能没有看仔细,当时火炮主要是用来轰开城门,还是两门火炮打了好几轮才把城门轰开,火炮给海盗造成的伤亡实际上并没有多少,120人的歼敌数主要还是靠士兵突入到城内与敌人肉搏造成的。
至于海盗能否冲到主角军队跟前,海盗本来人数就处于劣势,之前还经历了一次失败,敢留下来守城已经很亡命了。这不是玩红警一类的rts游戏,鼠标一划,选中的小兵就不要命的往前冲直至战死最后一人。
5、有读者说:“说白了作者根本没仔细研究中世纪的生产力啊,那种生产力支持不起这么玩的改革,工业不是一拍脑袋就能玩的起来的。”
答:这位读者的评论是在“第七十七章语言顾问与旗语通信”发表后写的,但是截止到第七十七章,文中没有展开任何实质性的工业建设或社会变革,所做的无非就是以下几件事:
1)军队的若干改革,是否合理在前面的回答中已有描述,主要参考的是古斯塔夫二世的军事改革;
2)制造火药、火绳枪和青铜火炮,只要有原材料和思路,凭借手工完全可以制造这些早期火器,历史上这些东西本来就是中世纪后期出现的,而且文中交代过主角本来想直接跳到燧发枪,但单单是一个扳机就把他难住了。
3)做了两个风帆战舰的模型,但文中说了,他领地内的船厂暂时造不了实物,全风帆战舰以后肯定是要发展的,而且也快了,等南方招募来的高级工匠一到位就开始,只不过是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不可能一下子造出“胜利号”;
4)潜移默化地灌输反奴隶制度的思想,主角既没有冒着得罪统治阶级的风险明目张胆地解放奴隶,也没有打着自己的旗号进行宣传,而是利用暗中投靠自己的神职人员,假借教会的名义。文中的教会就是以现实中的基督教为原型,且不论现实中如何,基督教从创建之初就主张人人平等,那个时候的罗马帝国还是货真价实的奴隶制社会。而文中的教会的也照搬了这个设定,创建后以人人平等的口号吸引教徒,虽然随着发展,教会高层逐渐与贵族阶级同流合污,但是这个口号一直存在,截止到第七十七章,主角仅仅是喊几句口号、搞一点宣传,在这个世界里既不新鲜也不突兀,当然,在条件成熟后,主角会采取一些实质性的行动;
5)整合零散耕地,推广轮作制,挖灌溉渠,这些措施和“中世纪的生产力”没什么冲突;